瞩目投资热土 积蓄发展势能
2023.09.06 09:46
丰盈金秋,硕果累累。来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的众多行业翘楚汇集云岭,以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为契机,重新审视巨变中的云南,他们发现在产业转移发展的巨大版图中,云南势头强劲、潜力无限。
比较优势带动迭代升级
产业转移既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途径,也是承接地借势借力完成产业迭代升级的必经之路。
在西部城市中,云南如何突出重围,把握产业转移重大机遇,加速转型发展?
“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和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兴产业集链成群,坚决打赢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为建设产业强省指明了方向,也指出了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所在。
企业家们在昆明高新区参加招商推介活动。胡妤雅 王毅 摄
“嗯,不错不错。”9月4日,参加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的20多位企业家走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听取讲解员的介绍后频频点赞。
参观了“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的智慧通办业务功能,特别是RCEP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演示用泰语介绍窗口情况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先信说:“昆明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国际化服务的拓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内地企业对此十分关注。”
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企业家们对中老铁路集装箱货运表现出浓厚兴趣。绿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说:“RCEP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昆明的基础设施、要素保障、营商环境比较好,我们将考虑适时把产业向昆明梯度转移、有序转移,也会介绍相关企业过来落地发展。”
实地考察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胡妤雅 王毅 摄
走进曲靖经开区南海子工业园区,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工作,车间外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到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曲靖市按照“一核三区”规划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硅产业,目前已引入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信义集团、江苏润阳5户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引入项目19个,总投资1120.43亿元,其中建成项目7个、在建项目3个、拟新开工项目9个。
了解到曲靖市绿色硅产业加速崛起后,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龙忠说:“曲靖区位条件优越、技能人才丰沛、投资环境优良、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曲靖作为重要战略布局,持续加大项目投资和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建设,共同构建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式’生态圈。”
曲靖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将以打造产业转移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建设,持续推动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不断发展壮大绿色硅光伏产业生态圈,加快建成引领行业发展、名副其实的“世界光伏之都”。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企业家考察团参观了祥云县城市规划馆、财富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和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了解滇西(祥云)国际物流港规划情况和绿色硅产业发展情况。
大理州委主要领导向企业家们介绍,大理州绿电资源丰富,硅光伏产业链基本构建形成,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劳动力充足,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大理州拥有庞大的旅游市场,我们十分期待在智慧停车场、充电桩等项目上与大理州展开合作。”易快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张建华表示。
依托现有的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规划建设五大片区,瑞丽沿边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装备制造、通信电子、纺织服装等产业,配套发展保税业务、跨境业务、现代物流等服务,构建瑞丽沿边产业园“4+3”产业体系。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利好的政策服务,成为企业家们考虑投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重要因素。
“政府之手”推动“市场之手”
促进产业由海至山、由东向西有序转移,就要明确“转什么”“谁承接”“如何承接”的问题。
巩固优势、错位发展、高效服务,是全省各州(市)政府给出的答题思路。
站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宽阔的园区道路上,企业家们感叹,高效的服务保障、完备的交通要素给予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更大的增长空间。
在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印染生产线,工人们忙个不停,一匹匹“新鲜出炉”的高档箱包布面料经过加工设备烘干、整形后,即将发往位于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的唐立特纺织品有限公司,进行织布、成衣等工序后,再通过河口口岸运送至越南福寿省生产基地,形成向欧美国家及东南亚地区出口的国际纺织服装产业链。
去年以来,红河州全力落实产业强州战略,聚焦绿色铝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等12条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通过精准招商和有力保障,助推产业链新增企业344户,促成新签约投资1亿元及以上重点项目63个。
为承接好东部产业转移,红河州积极发挥平台优势、用好扶持政策,加快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链布局,明晰重点承接细分产业,按“一产业一专班”组建招商专班,出台招商奖励办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了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产业招商的工作成效。
蓝天白云下,昭通市昭阳经开区白沙水电铝一体化片区活力迸发,中铝集团年产70万吨水电铝厂区一派繁忙景象。
绿色铝考察组企业家深入厂区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围绕如何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主题,考察组企业家的想法与当地政府不谋而合:地方政府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要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来谋划招商政策,在推动行业协同、机制创新、税惠政策、优化供应链、完善产业链等方面精准发力,最大限度降低企业产业转移成本,提升自身产业转移能力,提高承接精准度,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云南猫哆哩集团16年来持续对酸角这一区域特色植物进行开发利用,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3亿元。在猫哆哩集团,企业家们对其发展历程、发展速度颇为感慨。
2019年4月,在玉溪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猫哆哩集团投资成立云南夜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开发罗望子多糖液及罗望子多糖粉的企业。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新产品开发创新及生物技术的开发合作,发挥产业优势,着力承接产业转移。猫哆哩集团董事长宋子波介绍,未来集团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酸角的开发利用。
重大项目撬动全产业链
一辆辆满载绿色铝的货车川流不息,生产车间内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神威施普瑞药业初步完成14种彝药配方颗粒标准研究,完成美洲大蠊配方颗粒的开发及产业化;橡胶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实现三产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
全省各地正在形成以重大项目撬动全产业链建设,因业施策、因地制宜,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和潜力,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大格局。
目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已落地绿色铝产能343万吨,占云南省的近一半、全国的近十分之一。文山州依托魏桥、神火、中铝等链主企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步伐,逐步构建起“铝土矿—氧化铝—绿色铝—铝材精深加工—再生铝—综合利用”的绿色铝完整产业链。
当前,文山州正全力推进“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园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为前来考察的企业带来了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此次到访文山,我们了解到了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府对企业的关心与帮助,我们将把此次考察情况与会员单位对接宣传,吸引企业到文山投资。”江阴市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秘书长蔡晓东表示。
“百灵是一家苗药制药企业,我相信在彝药之乡,两个民族的瑰宝一定能产生更大的火花。”考察完云南神威施普瑞药业有限公司和楚雄天利药业有限公司后,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封基贤说。企业家们分别参观了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龙佰禄丰钛业有限公司、云南禄丰产业园区勤丰化工园区、云南宇泽半导体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楚雄)有限公司等。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少企业家表示对资源丰富、营商环境良好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有充分的投资意向,希望后续能继续深度对接商洽。
“这个产品很好,价格也很低,我们订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集聚区,企业家们刚进入主要从事橡胶加工及制品经营以及新材料技术研发的西双版纳圣耐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就迫不及待地敲定合作意向。企业家们对西双版纳橡胶产业和绿色食品等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合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重大项目做大做深做强,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通过产业转移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带动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城市建设,有助于云南发挥比较优势,快速切入现代产业体系。云岭大地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亮点
昆明
全面发挥枢纽作用
9月4日,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昆明中心站1239亩的货场上,集装箱堆放整齐,装卸车有序作业,国际列车整装待发。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是云南省内铁路场站唯一设置有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集装箱专业化场站,开行有中老国际货物列车、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成昆班列以及国内多式联运列车。
近年来,随着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首发,中老货物运输需求实现中国铁路95306互联网办理,“澜湄快线”实现每日开行,启用“铁路快通模式”实现海关、铁路、企业三方数据互联互通,作为全国唯一一座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昆明连接东南亚的“黄金通道”得以不断通畅。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优化设置外国人来昆投资工作专窗、国际投资贸易服务引导等窗口,建成RCEP企业服务中心,结合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互联互通枢纽功能定位,积极联动多方资源组建留学生多语种志愿服务队,为外资企业、外籍人士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打造出国际化营商环境。
参观考察昆明经开区、滇中新区直管区、嵩明杨林经开区后,上海电气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说:“昆明风能、光能资源好,国际物流运输方便,园区规划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程度高,具备资源优势、园区优势、口岸优势,非常符合我们产业转移的需求。”
曲靖
光伏产业走向“深绿”
走进晶澳科技曲靖三期年产10GW高效电池片项目生产车间,贯穿纵深的生产线上,一块块光伏电池拼接、集结起一整面深蓝色的电池板。“该生产线以专用自动化机器人设备为主,拥有目前业内最新最好的技术。”晶澳科技助理总裁百荣林介绍。
7月16日,随着晶澳科技曲靖三期年产10GW高效电池片项目首片下线,标志着晶澳科技在曲靖率先完成硅棒—硅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布局,助推曲靖经开区实现40GW单晶硅棒、40GW切片和23GW电池片生产产能。
晶澳科技成立于2005年5月,是高性能光伏产品制造商,也是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平台企业,产业链覆盖了硅片、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电站。2017年12月,晶澳科技入驻曲靖经开区南海子硅光伏产业园,截至目前,已投资173亿元,连续布局建设4期项目,建成投产两期共23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三期10GW电池片和5GW组件项目建设,四期10GW电池片和5GW组件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晶澳科技已成为曲靖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重要支撑企业。
当前,曲靖正紧紧围绕“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产业链,重点承接和发展光伏配件、光伏电池、半导体硅晶材料等配套产业链高端项目,引进光伏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实现光伏全产业链从“浅绿”走向“深绿”,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持续推进绿色硅光伏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玉溪
新兴产业从“0”到“1”
玉溪高新区龙泉片区,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总投资60亿元的亿纬锂能2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基地正在开展土地平整,预计明年7月建成投产。
新能源电池产业,是玉溪从“0”到“1”的突破性产业,是玉溪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两壮两新”中的重要支撑产业。玉溪市按照“以资源换产业”的发展思路,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把大抓招商引资、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作为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推进。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培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完成电芯、电池、隔膜、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布局,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雏形初显,正在推动玉溪从“烟时代”走向“烟+锂时代”。2022年以来,全市共与9户企业签约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672亿元,签约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按现行市场价测算预计产值达3712亿元、税收234.85亿元。
近年来,玉溪市牢固树立“最好的要素保障就是最优的营商环境”理念,强化新能源电池产业要素保障。加大统筹力度,推动专班、市直部门、县区、园区的协同保障,实现资源统筹、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发展共赢。优化行政审批,完善工作机制,全生命周期服务签约落地项目,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昭通
打造绿色铝产业集群
9月4日,企业家云南深度行活动走进昭通市,20余户绿色铝、磷化工、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到镇雄产业园区柏香坝片区、镇雄呢噜坪纺织服装加工产业园、昭阳经开区白沙水电铝一体化片区进行投资考察,共谋发展机遇。
镇雄县羊场地区磷矿资源储量预计达130余亿吨,属全国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单体富磷矿区,发展磷化工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总投资49.7亿元的镇雄县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初具雏形,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现已建成10.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12.5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
昭阳经开区是云南省重点培育的七个冲刺“千亿级省级开发区”之一,也是绿色铝产业发展的核心区。近年来,昭通市依托绿色能源、区位交通、园区平台等优势,扎实做好中铝集团70万吨水电铝项目生产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对接引进上海友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到昭通投资建设汽车轻量化及高性能合金项目,已形成电解铝产能70万吨、合金产能32.5万吨。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绿色铝考察组企业家表示,昭通市发展绿色铝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方面,要建立以“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为重点的产业链体系,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车用铝材、轨道交通铝材、建筑铝材、光伏铝材、航空铝材等铝精深加工产业,依托地处滇川黔渝接合部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西南地区绿色铝产业发展集群。
开远
轻纺行业“链”出活力
初秋,开远市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机声隆隆,园区首个入驻企业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纺织品项目内,一台台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在织机前加紧生产。
“目前公司拥有16条生产线,是集织造、印染,高档面料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全产业链基地。”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许艳洁介绍,在人员充足、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公司每天能生产120吨针织面料,今年预计完成产值5亿元,实现上缴税收1300万元左右。
开远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区2019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列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今年3月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确定为“全国32家纺织服装试点(示范)产业园区”。
依托热、电、汽等生产要素,该园区上游主动承接纺织企业转移延链,引进江苏新东旭集团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项目入驻,下游引入服装企业7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服装企业集优集聚,形成抱团发展的产业链互补格局。
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所属的新东旭集团还与开远市政府、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委会、河口瑶族自治县政府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依托在越南富寿省布局的产业链下游子公司,以跨境产能合作推进园区之间、“区县”之间要素共建共享,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形成完整的闭合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打通向欧美国家及东南亚地区出口的新通道。
记者手记
9月4日,30余位企业家带着投资兴业的热情和信心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绿色铝谷”召唤着远来的客人。
热情和信心从何而来?在企业家文山深度行采访中,多位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文山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潜力。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热潮中,云南作为产业承接地要靠什么实现突破?从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企业家文山深度行采访中可以窥见,云南成本洼地的吸引力正逐渐转变为产业集群和营商环境的吸引力。
当前,以绿色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云南的“新名片”,“光伏之都”“绿色铝谷”初具雏形,利用市场、资源打造新兴产业,云南前景可期。
借助产业转移浪潮,云南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器,主动作为抓住了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将工业制造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态势,需要各方持续发力。
一方面,将“链主”企业作为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引擎,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瞄准“链主”招大引强、支持带动核心配套企业、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聚集,打造标志性产业,加快产业发展布局。
另一方面,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文山的铝企业家们对文山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也为来到文山考察的企业家们增添了信心。对投资者,云南从来都报以满腔热情和最好的服务,云南裕能、云南杉杉、云南神火、云南宏泰……项目从招商引资到开工投产达产,一路绿灯。
以真诚服务赢得投资者信任,以清晰头脑把握发展机遇。立足长远,打造最优质的产业转移再生长土壤,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云南这片热土正在迸发出全新活力。
声 音
彝药是楚雄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之一。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非常重视,医疗政策、营商环境各方面都很好。对于企业投资来说,这是我们最看重的。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蒋庆
圣耐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和发展思路,让我得到了很多启发。能够通过投资在源头上解决技术问题并应用在产品生产上,这是一种前景无限的投资方式。
——浙江台州格雷科胶带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宏美
选择到大理投资,是因为大理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大理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两家已经落地投产的上游企业的招引。在落地前的接洽过程中,祥云县以最快的速度回应了我们的需求,办事作风非常务实。
——牧阳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宾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建齐配套好产业链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学习。尤其是德宏州政府部门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共同推进问题解决,改善了营商环境,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
负责人王安琪
临沧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的持续推进,让普洛斯上下游三个板块在临沧的发展都潜力无限,我们会持续加大对临沧的投资。
——普洛斯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战略投资副总监王鑫
撰文:殷洁 喻劲猛 张雯 秦蒙琳 管毓树 黄翘楚 沈迅 浦美玲 戴振华 王世涵 王璐瑶 沈迅 段苏航 李春林
来源:澎湃新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