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由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美术馆主办的“云南非具象展” 在云南省文化馆展览厅开幕。共展出33名艺术家65件风格各异的“非具象”艺术作品。

执行策展人沙智滨表示,艺术是思想的表达,之所以会选择“非具象”这样一个在云南难得一见的主题,是因为“非具象”艺术是色彩与点、线、面,甚至材料的自由组合,赋予观众们无限的释读可能性,在情感和思绪表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艺术家们一场难能可贵的艺术实践与现场。

此次展览参展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涵盖数字3D打印装置和陶艺作品,旨在通过不同形式“非具象”艺术作品的汇集,形成独特的美学场域,更好阐释、表现“非具象”艺术,同时也让观众更好理解“非具象”艺术,在现实世界中开启更多对艺术的想象。

“非具象艺术的诞生是一次人类审美观念的跃迁,二十世纪以来,非具象艺术不断脱离模仿自然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非具象并不是反具象,而是艺术对自身的超越。” 参展艺术家杨晽波告诉记者。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敬请感兴趣的读者们关注。

Ps:参展艺术家名单:

陈虹君、陈惠安、崔庆远、海男、黄德基、贺奇、蒋雨田、李世广、李 昆、李德华、李强麟、 刘榕、刘波、马勇、欧阳郁倩、沙李蓝天、沙智滨、施易含、王泊、 王崇亮、王靖、 吴训木、汪叶菊、许双友、徐梓峻、杨晽波、杨云、杨忠义、万雪明、赵昆南、赵晶晶、曾晓江、朱子笠。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来源:中国日报网,侵删。

上一篇:云南曲靖“高原水乡”催生“纳凉经济” 引多省游客避暑 下一篇:云南丽江:新业态新玩法带动暑期旅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