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宾川抓准乡村振兴“关键点”
2023.07.18 14:27
【本报记者马蕊通讯员袁倩】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云南省宾川县工商联牢牢抓住乡村振兴中民企与乡村共建的关键点,精选兴村民企、联紧兴村纽带、增强兴村效能。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已有130家民营企业与92个村(居)委会(社区)进行结对,提供就业岗位1509个,促进农民增收2.4亿元,公益捐赠210余万元。宾川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云南省‘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示范县”等。
精选兴村民企
宾川县多方联动,选强兴村民企。宾川县工商联坚持党管人才、一个入口、客观公正、共建共享原则,着力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万企兴万村”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周密部署。建立完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制定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推荐上报的办法,安排部署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队伍建设和推选工作。
广泛推荐。发动各乡镇党委、县级各部门,向统战部门、工商联推荐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拓宽知人识人的视野,增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代表性、广泛性和先进性。
综合评价“严”。组织13个部门对推荐的193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综合评价,169人通过评价,从中优选企业作为“万企兴万村”结对企业。
护航民企兴村,更要突出优化服务,增强兴村能力。宾川县工商联在对民企的发展扶持、解难纾困下足功夫,以为民企兴村全力护航。
在积极扶持企业成长方面,宾川县组织召开由建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和各行业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为结对企业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今年3月,宾川县组织召开银企合作工作会暨“联企贷”首批贷款发放仪式,与县农村商业银行宾川支行合作实施“联企贷”工程,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搭建银企沟通交流合作平台,首批为10家企业发放1.57亿元。用好用足“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再贷款等金融政策,2021年以来发放贷款3143万元。积极宣传“金果贷”“宾果贷”“奶牛贷”“联企兴村贷”等信贷支持模式、服务模式,提升企业贷款获得性。
在积极为企业解难纾困方面,宾川县自2022年以来开展“访企问需助企纾困”调研活动,走访企业32家,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和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7个,比如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供电问题、宾川县康氏灰陶建材有限公司天燃气供应问题、云南宏伟种业有限公司用地问题和宾川县宾杰农副产品反映的塑料筐生产不规范问题等,为企业更好发展、更好兴村提供保障。
联紧兴村纽带
宾川县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加强民企、乡村双向合力,强化兴村纽带连接。
坚持双向选择,广泛征求企业和村(居)委会(社区)意见,了解企业联村意愿,了解村庄发展需求,积极筛选与村级主导产业契合度高、共建意愿强、企业经营状况好且具有奉献精神的企业,与村委会结对“联姻”,灵活采取“一企一村”“一企多村”“多企一村”等方式,建立起130个企业挂钩联系全县92个村(居)委会的结对帮扶机制。
开展双向评价,强化结果运用。组织村庄和企业开展双向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项目资金安排、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表彰激励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村企双向激励。对“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配合到位、成效明显的村庄,在有新的企业提出结对意愿或有企业捐献资金物资以及培训时优先进行安排。对积极参加“万企兴万村”行动且成效明显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优先安排各种项目资金,优先推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和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优先推荐各类表彰。
增强兴村效能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宾川县工商联注重持续跟踪兴村效能,倡议民营企业每年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深入乡村,开展一次走访座谈;立足实际,村企联动,做一件好事;村企互动,增进理解,开展一次联谊活动;结合民营企业家“朋友圈”,整合利用好信息资源,开展消费帮扶;总结经验,报送一份总结。同时,要求结对村每年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找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建设一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批农产品;加强村民教育和转移就业,为民营企业输送一批合格的工人;感恩互动,开展一次回访活动;总结经验,报送一份总结。
宾川县工商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帮扶:
产业帮扶。引导企业深耕主业,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建设一批专精特新产业项目,实现企业发展和乡村发展共赢。如宾川县宾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1亿元,启动实施年加工20万吨的滇西高原特色水果精深加工流通生产线建设项目。
商贸帮扶。发挥民营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农户增收。宾川县电商协会积极打造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部,入驻企业团队达到40多个,创建宾川籍淘宝店铺500多家,移动电商从业人员3000多人,从事淘宝直播销售的宾川主播50多人,20多人申请创办电商公司,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2021年至今,共帮助结对村销售农产品7亿多元。
就业帮扶。当好桥梁纽带,引导企业、合作社面向脱贫户招收员工,加大岗前、岗中培训力度,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障,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实现脱贫户稳定就业增收,确保贫困人口就业产业覆盖率达100%,确保脱贫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实现全面就业。共发动1509人到云福、宾杰、沃土等企业和合作社务工,增加农民收入2亿多元。
捐赠帮扶。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危济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如云南大唐国际宾川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向大营镇华侨社区公租房改造项目定向捐款100万元等。
人才帮扶。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引导大学生、外地创业成功人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乡村振兴,回报家乡,造福桑梓。
智力帮扶。引导民营企业依托葡萄、柑桔院士和专家工作站,组织学习培训,向结对村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宾川毛氏种养专业合作社等公司先后开展附子标准化种植、葡萄种植、柑桔病虫害及种植技术培训131场次,汇聚新动能,提升专业化,“门外汉”变“产业工”。
商会带动帮扶。宾川县商(协)会、乡镇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全县130家企业、合作社、商(协)会与92个村委会结对,宾川县宾杰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纷纷到所挂钩村委会开展座谈。
(编辑 张晖)
来源:中华工商网,侵删。